图书介绍
水权银行与灌溉农业发展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继连,靳雪,黄红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9898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水资源管理-研究;农田灌溉-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权银行与灌溉农业发展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水权银行的建设与管理研究6
1导论6
1.1 研究背景6
1.1.1 我国水资源问题6
1.1.2 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思路转变9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2
1.3.1 国外关于水权银行的理论研究12
1.3.2 国内关于水权银行的理论研究15
1.3.3 简要评述17
2水权银行的构造与功能19
2.1 水权银行概说19
2.1.1 水权经济理论19
2.1.2 水权银行的内瞇31
2.1.3 水权银行与水权交易所的比较32
2.2 水权银行的基本构造33
2.2.1 水权银行构建的国际借鉴:美国与英国34
2.2.2 对水权银行构造的国内实证36
2.2.3 水权银行的构造37
2.3 水权银行的组织结构与主要功能39
2.3.1 水权银行的组织结构39
2.3.2 水权银行的主要功能42
3水权银行的运作机制45
3.1 水权银行的存水机制45
3.1.1 水权存储原理45
3.1.2 水权存储运作流程50
3.1.3 博弈视角下存水方存水的内在驱动力51
3.2 水权银行的贷水机制54
3.2.1 水权借贷原理54
3.2.2 水权借贷运作流程55
3.3 水权银行的水息机制57
3.3.1 水息原理57
3.3.2 水息率的确定59
3.3.3 影响水息率的因素61
3.4 水权银行的运行——三种机制的合力作用64
4水权银行的监管机制66
4.1 水权银行风险概述66
4.1.1 风险概说66
4.1.2 水权银行风险界定68
4.1.3 水权银行风险形成的经济学解释69
4.1.4 水权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74
4.2 博弈视角下的水权银行监管机制75
4.2.1 水权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75
4.2.2 水权银行与存水方之间的博弈78
4.2.3 水权银行与借水企业之间的博弈81
4.3 水权银行的监管体系构建83
4.3.1 水权银行的监管内容83
4.3.2 水权银行的监管格局87
4.3.3 水权银行监管的法律保障体系91
4.3.4 我国水权银行监管的总体系模式92
5黄河水权银行的建设与管理研究94
5.1 黄河流域概况94
5.1.1 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况及特征95
5.1.2 黄河流域社会经济情况96
5.2 黄河流域成立水权银行的必要性98
5.2.1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8
5.2.2 黄河流域水权转换的情况及现存问题102
5.2.3 构建黄河水权银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05
5.3 黄河水权银行的建设思路106
5.3.1 黄河水权银行的整体架构106
5.3.2 黄河水权银行的市场交易体系109
5.4 黄河水权银行建设与管理的配套措施111
5.4.1 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水权银行规章制度112
5.4.2 完善黄河流域水利工程113
5.4.3 建立信息共享制度115
6南水北调水权银行的建设与管理研究116
6.1 南水北调工程116
6.1.1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116
6.1.2 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亟待解决的问题117
6.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银行对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启示119
6.2.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银行实践的案例简述119
6.2.2 案例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功实施水银行的背景121
6.2.3 案例启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银行建设经验对我国南水北调的启示123
6.3 南水北调水权银行的构建125
6.3.1 水权银行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作用125
6.3.2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水权银行的必要性126
6.3.3 南水北调水权银行126
6.4 政府在南水北调水权银行管理中的作用127
6.4.1 宏观调控127
6.4.2 立法管理128
6.4.3 监督管理129
7地下水水权银行建设与管理研究130
7.1 地下水资源概述130
7.2 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131
7.2.1 我国地下水资源情况总述131
7.2.2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33
7.3 实施含水层人工补给,构建地下水水权银行137
7.3.1 利用含水层人工补给技术,实现地下水资源储备138
7.3.2 含水层人工补给对构建地下水水权银行的可行性分析140
7.4 地下水水权银行的建设与运作思路141
7.4.1 国外地下水水银行的发展141
7.4.2 我国成立地下水水权银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142
7.4.3 地下水水权银行的构建143
7.4.4 地下水水权银行运作模式143
7.5 对地下水水权银行的管理144
8总结及研究展望146
8.1 总结146
8.2 实际创新150
8.3 研究展望151
参考文献153
附录 水权银行贷水合同(模拟式样)161
下篇 灌溉农业发展的制度性推进机制研究167
1导论167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67
1.2 基本概念界定173
1.2.1 灌溉农业173
1.2.2 灌溉农业发展175
1.2.3 制度与制度变迁175
1.2.4 产权与水利产权制度177
1.2.5 组织与灌溉组织制度179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179
1.3.1 灌溉农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综述179
1.3.2 水权制度与灌溉农业发展研究综述182
1.3.3 水利设施产权制度与灌溉农业发展研究综述184
1.3.4 灌溉组织制度与灌溉农业发展研究综述187
1.3.5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89
2我国灌溉农业发展概况及制度性归因假说192
2.1 我国灌溉农业发展的总量特征192
2.1.1 灌溉总面积192
2.1.2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2
2.1.3 农田有效实灌面积194
2.1.4 机电排灌面积195
2.1.5 旱涝保收面积196
2.1.6 万亩以上灌区发展情况196
2.2 灌溉农业发展的地域特征198
2.2.1 灌溉农业发展的行政分区特征198
2.2.2 灌溉农业发展的水域分区特征200
2.2.3 灌溉农业发展的混合分区特征203
2.3 节水灌溉发展情况分析210
2.3.1 节水灌溉发展的总量特征210
2.3.2 节水灌溉发展的内部结构特征211
2.3.3 节水灌溉发展的地域特征212
2.4 灌溉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226
2.4.1 灌溉农业发展的总量问题226
2.4.2 灌溉农业发展的地域问题229
2.4.3 灌溉农业发展的效率问题230
2.5 我国灌溉农业发展问题的制度性归因假说231
3水权制度与灌溉农业发展研究233
3.1 水权与水权制度概述233
3.1.1 水权定义233
3.1.2 水权类型234
3.1.3 水权属性236
3.1.4 水权制度238
3.2 我国的水权设置与水权制度241
3.2.1 我国的水权设置概况241
3.2.2 我国的水权制度概况243
3.3 水权制度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影响244
3.3.1 国有水权制度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内在影响244
3.3.2 集体水权制度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内在影响245
3.3.3 私人水权制度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内在影响246
3.3.4 无主人水权制度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内在影响247
3.4 灌溉农业发展的水权制度推进机制248
3.4.1 推进水权可交易制度发展,优化农业用水合理配置248
3.4.2 建立水权银行制度,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分配效率249
3.4.3 实行水权承包,推进私人水权制度完善250
3.4.4 实行“共有制”水权改革,促进无主人水权制度完善251
3.5 专论:工农业水权转换与灌溉农业发展研究251
3.5.1 问题的提出251
3.5.2 相关文献回顾253
3.5.3 水资源“农转非”市场调节的运作起点:农用水有偿转让255
3.5.4 水资源“农转非”市场调节的运作重心:让价格起主调节作用257
3.5.5 水资源“农转非”市场调节的辅助机制:政府监管259
4水利设施产权制度与灌溉农业发展261
4.1 我国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概述261
4.1.1 水利设施产权形式261
4.1.2 水利设施所有权262
4.1.3 水利设施经营权(使用权)264
4.2 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影响266
4.2.1 水利设施产权模糊导致负外部性266
4.2.2 水利设施产权单一降低利用效率269
4.2.3 水利设施经营权模糊导致农户不能参与用水管理271
4.3 灌溉农业发展的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推进机制272
4.3.1 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转变272
4.3.2 放开灌溉水利设施的建设权,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273
4.3.3 明确界定集体水利设施产权主体,解决所有权主体缺位275
5灌溉组织制度与灌溉农业发展277
5.1 我国灌溉组织制度概述277
5.1.1 国家灌溉277
5.1.2 农村集体灌溉279
5.1.3 农民个人(单户或联户)灌溉280
5.1.4 农民合作灌溉281
5.1.5 农民用水者协会灌溉283
5.2 灌溉组织制度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影响285
5.2.1 国家灌溉:居主导地位但与末端衔接不好285
5.2.2 农村集体灌溉:地位与作用日趋退化290
5.2.3 农民个人灌溉:广泛存在但个体力量极其弱小292
5.2.4 农民合作灌溉:有自身优势但发展不足293
5.2.5 农民用水者协会灌溉:综合效果显著但需要更科学的组织管理294
5.3 灌溉农业发展的灌溉组织制度推进机制297
5.3.1 大力发展国家灌溉:改造老灌区,建设新灌区297
5.3.2 恢复发展集体灌溉:创新机制,国家参与303
5.3.3 扶持发展合作灌溉:吸收农户参与灌溉管理304
5.3.4 补贴个人灌溉:“农民抗旱,政府买单”305
6总结与研究展望307
6.1 研究结论307
6.2 创新之处310
6.3 研究展望310
参考文献311
热门推荐
- 3616224.html
- 1548088.html
- 2830353.html
- 397851.html
- 2638822.html
- 2337331.html
- 43661.html
- 448585.html
- 3650780.html
- 1122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2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6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9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8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9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6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8226.html